好一陣子沒有騎自行車了,因為忙啊!之前為了上台北方便移動選擇了
CARRYME DS 當我的代步腳踏車,後來更偷懶了選擇了 Ninebot ONE S2 電動獨輪車,在那之前原本有要選擇 QiCYCLE 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,不過後來因為先買了獨輪,而且方便性真的太高了,所以 QiCYCLE 就被我放棄啦!不過有錯過就有遺憾,這次把這台電助力單車借出來騎騎看,一來當成運動,二來就是想試試看電助力自行車的能耐到哪裡?偷懶省力的騎車也是不錯,而且這台真的很適合都會休閒!
之前我就有想借這台車,想說有電助力我可以從台南騎到墾丁,還好沒有這樣做!後來規劃在台北借車時,又想說我可以從永和騎到基隆走北海岸一圈,大概也有 120 公里,還好我也沒有這樣做,哈哈哈!因為這台車的電力沒有那麼猛啦!以最省電的電助力模式(不是全電動,也無法全電動)大概只能有 45 公里的騎乘距離,所以比較適合定位在市區通勤、河濱自行車道,並不是他沒有更長距離的能力,只是他有他適合的定位。我自己有六台小徑車,摺疊小徑、鈦合金小徑、鋼管小徑、鋁合金小徑 Reach R20、雙避震小徑與 CARRYME,我也都會找到最適合的路線去騎乘。
QiCYCLE 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,也有人說是小米自行車,其實稍有不同,這只能說是小米生態鏈旗下的產物,電動自行車 ≠ 電助力自行車是要先與大家釐清的一點,電動就是發電就會動,電助力還是要自己踩,只是會有電力輔助,我覺得這是很棒的設計,雖然說增加了車子的重量,不過電助力剛好可以相抵車重的問題,甚至電力全開時輕鬆愜意,適合想要騎車運動通勤,又不想要太費力氣的族群。
在借到車之後我才仔細研究了一下,電助力分為經濟、平衡與加強三個模式,大概分別等於踩一圈多半圈、踩一圈多一圈、踩一圈多一圈半,後變有三段變速 1 2 3 的檔次,我大多經濟模式 + 2 的方式騎乘,速度大概都很穩定在時速 24.5,若是平衡模式時速會到 25.5,加強模式可以到 26.2,這是以大概相同的迴轉速去計算,以我很久沒有騎車的肉腳程度來看,時速到 30 稍嫌費力,不過時速 20 以上非常輕鬆。若以我的其他單車相比,我以相同的力氣來看,其實時速會更快,畢竟我的車子輕很多,跑胎的速度也不同,但我的車都很貴 XD,騎記扣掉補助也算是很划算吧~
這次的騎車計畫很簡單,從我永福橋出發,騎河濱直到淡水,以前我夜騎常常這樣跑,甚至騎到漁人碼頭來回。不過搬到台南之後,河濱自行車道真是陌生許多,這次算是好好回味一下河濱這條路線,也順便測試電助力的續航力如何?
騎過自行車都知道,起步時最費力也最傷膝蓋,尤其都會通勤時遇到紅燈走走停停真的很OOXX,不過有電助力就不同了,踩下去就好像有人推了你一把,這種感覺真心覺得不錯。
從永福橋騎到大稻埕,其實我時速都很穩定在 24.5 上下,以前我大概都是在 30 以上,所以這樣的速度感稍嫌無法滿足我,不過速度再上去又覺得稍嫌費力,所以索性就是慢慢騎,雖然久久沒有練車體騎單車,但是這一趟 50-60 公里的距離體力上應該是沒問題的!
從我家樂華到永福騎再到大稻埕,經濟模式騎了 14 公里,電力用掉了 25%,稍微算了一下到淡水應該是足夠的,想要硬拚回程估計有點難度,但是也是得試試看!!!
久沒來到大稻埕,還頗懷念以前每周夜騎的日子,一群人飆車飆到爽快!現在河濱路面狀態更好了,害我好想再擺台單車放台北,隨時可以來發洩一下體力^^。
我騎車常常會騎一整天,並不是會騎多遠,有時候就是愛拍照,這天可惜天候不佳,氣象預報有 50% 的降雨機率,因為就是排定這麼一天要借車,所以也次硬著頭皮出門,雖然無法線以前五六點就出門騎車,但也是好歹八點就出門,平常這時間都還在睡咧~
大稻埕到快樂休息站還有一段路,其實速度飆不快還頗漫長的。
上坡時我會把電助力開到最大,非常非常輕鬆,我想這也是很大的優勢,不但速度可以很快,還不傷膝蓋,更不用滿頭大汗!
沿途隨意拍拍照,其實駐台車是我愛的形,喜愛水平上管的車子,若是能把它改成跑車款,應該會不錯,輪組應該是難以改變,畢竟是有電力的搭配,不過改細胎應該是沒問題的,不過能夠輕量化的空間應該是有限的。
以我 177 的身高來看,座艙區的空間還算是足夠,不過龍頭能往前延伸點會更好,因為當我停下來的時候,膝蓋已經頂到手把了,不過每個人對於舒適的調整程度不同,反正這台可以借出來試騎,自己騎過還是最準!
電池都在上管當中,總共有 20 節 18650 電池,官方經濟模式電助力行駛距離為 45 公里,我想體重更輕應該有辦法更遠。
我很喜愛內建前後燈的設計,不用額外買燈裝燈是很方便的事情,車子入手之後買個水壺架與簡易的包包,就能輕鬆地上路享受騎車的快感。
這台車前面改彎把應該會頗帥的,不過改車又是一條不歸路~很花錢的!
一路往北繼續前進,速度也是維持得差不多,就算電力開到滿檔也沒快很多,所以我大多都還是經濟模式,不過遇到下坡時我會將電力先關掉,避免下坡後踩第一腳又被推一把的感覺,這是要特別注意的!下坡的穩定性我覺得還不錯,可能車子本身就重,重心也偏低,我下坡最快時速到 38 左右,我覺得在這速度下還算非常穩定!
前面有說到座艙區偏小,所以這台車不太適合抽車,個重心會偏太前方,所以若是遇到上坡或是起步時,還是開啟電力比較實際。不過難以抽車是有點痛苦,我最後回程半路沒電,起步就費力了~
終於抵達目的地淡水了,對我來說是很熟悉的地方,淡江大學的咩~原本還想要騎學府路上去吃些東西,不過後來想想還是算了,我想要留點電力回程,不然學府路那個上坡會吃不少電。
從永和出發到淡水,騎乘了 32.9 公里,電力消耗了 64%,若是假日出遊騎單車,再騎到漁人碼頭都可以,反正回程時可以搭捷運,有運動到就好,似乎頗不賴的!雖然車友們都要我加馬上巴拉卡,我才不要咧!除非在淡水先充飽電力,從淡水出發我就肯願意試試看,哈哈!
淡水回程時太陽總算出現了一點,有點陽光比較好呈現美美的單車啊!
以前常常很多人買腳踏車會問我,尤其是摺疊車或是小徑車,我知道大家都會想省錢,但是我通常不會推太便宜的車,因為買便宜的車就會怠惰,不如買貴一點的車,至少有機會多騎幾次,我現在是因為工作忙比較少出門騎車,不然我還頗享受騎車出遊的日子,現在真的沒有辦法那麼享受,可能要等工作更穩定與小朋友再長大一些吧!
QiCYCLE 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是可以摺疊的,折疊方式是縱向折疊,因此在結構上比較紮實,很多折疊車是左右對折,騎久了難免會有關節處的異音,騎單車最怕有異音,騎起來會覺得不爽不爽的!這台車的折疊之後兩個輪子是可以平行的,這代表具有可以推行的特色,只要能推就會省力很多,需要收折時就不用一直被扛著。
變速手把是用轉的,催油門的變速方式,檔位明確且快速,1 是最輕 3 是最重,這趟旅途我真的很少用到 3,因為我覺得稍嫌吃力,大多都是 2 檔騎車 1 檔起步,搭配電助力就很夠用!
碼表內可以看到行駛的資訊以及可以調整電助力模式,也有手機 APP 可以搭配,之前的方案好像是騎一公里就能回本一元,能夠在 7-11 使用,騎完一趟剛好可以買瓶運動飲料,也算是車子回本的一種方式。
原本搭配的坐墊還算是舒適。
開啟大燈的樣子也頗帥的,不過我借回去那晚在下雨,所以我就省去了夜間的拍照了^^。
後燈是紅色的,夜間騎車要開燈才安全。從上圖還可以看到這台車並非採用鍊條,而是採用皮帶的方式,可以省去保養鍊條、用髒手等麻煩事,要落鏈也很有難度,皮帶也相對安靜!
大盤為 88T,這個齒比若是猛踩的話,速度上去應該會很猛唷!配件部分原本就有擋泥板,以都會車來說的確是很必要,避免下雨過後背上多一條汙泥。
龍頭立管的收納有兩層保護,確保不會鬆脫,上方的扣環要先水平轉開。
接著才有辦法解除立管的鎖,折起來之後可以讓他倒下來。
坐管穩定也不錯,他是有內建軌道的,所以說不擔心坐管左右會歪掉,下去就是直的!而且上下兩個扣環更確保安全性。
從淡水回到關渡藍天都出來了,當然要把握機會好拍照一下,八里左岸我也好久沒去了!
賞圖賞圖~
回程累積到 40 多公里的都還有電,以我篇胖的體重來看,官方 45 公里的數據果然不假。
最到底電助力騎了多少不知道,因為我當時不知道這個碼表案關閉就可以看到公里數^^,不過以我對距離的估算,大概是 46 公里,還好最後的電力陪我上了最後一段上坡,也算是盡最後一份力了!
有電助力真的輕鬆,害我回程時倍感吃力,這真的有差ㄟ~之前說電助力我的時速大概維持在 24.5,沒電之後大概就只是剩下 21~22,可以感受到車子的重量,我只能說這台車還是有電時騎起來比較愉快^^。
最後的回程是直接往米騎的電去還車,讓我發現了沒電的密技,就是不斷地關閉電源與開啟電源,在開啟電源瞬間會先有電力讓你衝出去,之後才會感應到電力不足關閉電助力,那麼一瞬間大概兩秒也很夠,很像馬力歐賽車吃了香菇般的加速感,讓我的稍嫌疲憊的身軀感受到了活力,等沒電之後就真的能體驗到電助力的美好啊!!!最後心得總結,QiCYCLE 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還算是不錯,定位在市區通勤或是河濱休閒,45 公里的電助力騎乘距離,其實已經可以輕鬆應付河濱自行車道,就算真的沒電力就當鍛鍊身體,以上騎乘體新的體供給大家參考囉!!!更多資訊:
https://www.milife.com.tw/QiCYCLE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