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湖跨海大橋故事

跨海大橋跨越此一湍急海流的海域進行施工,先後遭遇意外,並導致7人殉難,分別為鄭分提、陳月明、黃學勇、蔡江福、賴添隆、溫永森、黃水秀。其中有兩人為澎湖人,其餘皆為台灣 ...,澎湖跨海大橋全長約2494公尺,於民國59年完工通車,曾經是東亞第一大的跨海陸橋。當時為了方便馬公本島與西嶼之間的聯絡,並控制「吼門」船隻的航行,促成跨海大橋的建設工程 ...,計劃緣起.澎湖跨海大橋位於白沙島與西嶼島之間,控扼吼門,為澎湖...

跨海大橋施工殉難人員紀念碑

跨海大橋跨越此一湍急海流的海域進行施工,先後遭遇意外,並導致7人殉難,分別為鄭分提、陳月明、黃學勇、蔡江福、賴添隆、溫永森、黃水秀。其中有兩人為澎湖人,其餘皆為台灣 ...

澎湖跨海大橋

澎湖跨海大橋全長約2494公尺,於民國59年完工通車,曾經是東亞第一大的跨海陸橋。當時為了方便馬公本島與西嶼之間的聯絡,並控制「吼門」船隻的航行,促成跨海大橋的建設工程 ...

澎湖跨海大橋建構概況

計劃緣起. 澎湖跨海大橋位於白沙島與西嶼島之間,控扼吼門,為澎湖本島交通主要幹道。原橋長度2159公尺,橋面寬5.1公尺,橋上共有7處8公尺寬之避車道,於民國59年12 月完工通車 ...

半世紀前的工程奇蹟!澎湖跨海大橋1970年完工通車

澎湖跨海大橋橫跨白沙、西嶼兩島之間全長共計2,494公尺,兩端建有半圓形拱門,大橋經過的吼門水道由於該處水流湍急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,第一代大橋歷經12年的 ...

開箱老照片》澎湖跨海大橋通車| 生活

澎湖群島由64座島嶼組成,必須倚靠船運才能互通有無。1950年代,澎湖縣政府提出要建設跨海橋梁,以解決交通困境,但因海上工程難度極高,剛開始提案遭 ...

公路人

《關於第一代橋》 興建跨海大橋之前,西嶼居民對外只能仰賴大菓葉漁港 的公營運輸碼頭船運做為西嶼和馬公之間的交通。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於白沙、西嶼兩島間 ...

澎湖跨海大橋

每當冬季東北季風來臨,更是怒濤洶湧,難以行船,因此,1965年始建跨海大橋,1970年完工通車,以解決漁翁島往來的交通困境。爾後,因橋樑腐蝕嚴重與橋梁坍蹋,於1984年拓寬陸堤, ...

澎湖跨海大橋

澎湖跨海大橋 ... 連接白沙、西嶼兩島的跨海大橋,橫跨波濤洶湧的吼門水道,全長2,494公尺,兩端建有半圓形拱門,建好當時為遠東最長的跨海大橋。該橋於民國59年(西元1970年)完工 ...

澎湖跨海大橋

第一代大橋 1965年3月,臺灣省政府交通處公路局選擇在西嶼島北端(今橫礁村)和北山嶼南端(今通梁村)興建跨海大橋,但兩座島嶼之間有一洶湧的「吼門水道」阻隔。